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(DTI)下属的关税委员会(TC)已完成对普通波特兰水泥(OPC)1型和混合水泥进口的正式调查,并建议实施最终保障措施关税,以应对国内产业因进口激增而遭受的严重损害。该报告于2025年9月30日发布,此前DTI根据《保障措施法》(第8800号共和国法令)自行启动了相关调查。
DTI于2024年10月28日启动了初步保障措施调查,并发现有初步证据表明水泥进口对本地制造商造成了损害。2025年2月,DTI根据第25-01号部门行政令,对进口水泥征收了每吨400比索(约合6.88美元)、每40公斤袋16比索的临时保障关税,为期200天。随后,该案件于2025年2月25日移交至TC进行全面调查。
TC的调查涵盖了2019年至2024年12月期间的数据,包括数据核实、工厂检查以及与本地生产商、进口商、出口商和政府机构的公开听证会。调查发现,在2022年底之前实施的保障措施到期后,水泥进口量急剧增加。2023年,未受先前关税影响的进口量增长了460%,达到545万吨,2024年又增长了14%,达到620万吨。到2024年,总进口量达到755万吨,约占国内产量的45%。这种突然且显著的进口激增取代了本地生产的水泥。
国内产业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95%下降到2024年的72%,产能利用率降至60%以下。由于本地生产商被迫与低价进口产品竞争,甚至经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,导致销售额、产量和盈利能力均下降。这削弱了它们的财务状况,减少了就业机会,并限制了现代化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投资。
TC认定,这种下滑构成了严重损害,且直接由进口增加造成。尽管高昂的电力和运输成本也导致了损失,但与进口激增相比,这些因素只是次要的。
委员会建议对进口的OPC 1型和混合水泥征收每吨349比索(每40公斤袋14比索)的最终保障关税,为期三年。该关税与2024年进口水泥与本地生产水泥之间的价格差距相对应。
该措施旨在为本地制造商提供临时救济,同时他们执行调整计划,以提高效率、能源利用和竞争力。根据微量规则,来自印尼、巴基斯坦、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等较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将被豁免。
据TC称,该保障措施将通过减轻价格扭曲来恢复公平竞争,而不会限制供应。预计该措施将稳定就业,鼓励对国内生产的再投资,并加强与本地矿业、物流和建筑行业的联系。
该措施将定期进行审查,以确保其仍然必要且成比例。一旦条件恢复正常,关税将根据WTO《保障措施协定》逐步降低。
TC得出结论,自2023年以来的快速进口激增已对菲律宾水泥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。最终决定权现在归贸易和工业部长所有,他必须在收到TC报告后的15天内采取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