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三年,印度水泥行业将迎来史无前例的产能扩张潮。评级机构最新报告显示,2026至2028三个财年内,全国拟新增粉磨能力1.6~1.7亿吨,相当于过去三年9500万吨增量的近一倍;如果需求保持当前节奏,印度水泥总产能有望在2028财年末逼近8.3亿吨大关。
这轮投资热潮背后,是持续旺盛的需求与高企的产能利用率。2023财年,印度水泥销量复合增速高达9.5%,基建与住房双轮驱动下,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升至约70%,明显高于十年均值65%。业内预计,2026-2028年每年仍有3000-4000万吨的增量需求,足以消化大部分新增供应,令利用率继续稳定在七成左右。
然而,快速扩张往往伴随资金与执行风险。报告测算,三年里行业资本支出将达约1.2万亿卢比,较此前三年增长五成。所幸的是,这次扩建以“老厂挖潜”为主:65%的项目为棕地扩产,无需重新征地,建设周期短;更有三分之二的增量是独立粉磨站,远离熟料基地却紧贴消费区,单线投资强度低、回款速度快,1-2年即可投产。相比之下,传统一体化工厂从立项到出料需要3-4年,资金沉淀与不确定性都更高。
得益于稳定的现金流与审慎的财务策略,主要企业的净债务/EBITDA比率将保持平稳,信用质量不会出现明显恶化。其分析样本覆盖了全国85%的产能,包括UltraTech、Shree、Dalmia Bharat等17家龙头企业,结论具备足够的代表性。
简言之,印度水泥业正借需求东风掀起新一轮“粉磨竞赛”。只要宏观经济不出现剧烈波动,这场总量1.7亿吨、耗资逾万亿卢比的产能盛宴,有望在三年内完成布局,并在2028年前后重新达成供需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