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巴基斯坦水泥制造商协会数据,2025年10月巴基斯坦水泥产销情况有喜有忧。本地水泥发运量同比大幅增长15.17%,达392.6万吨,去年同期为340.9万吨;但水泥出口量下滑明显,同比下降23.44%,从去年同期108.1万吨降至82.7万吨。综合国内销售与出口,总水泥发运量为475.4万吨,较2024年10月的449万吨仅实现6%的微弱增长。
为改善经营状况,长株潭等地主流企业自11月5日起陆续通知上调水泥价格30元/吨。
近日,印度Ambuja Cements首席执行官Vinod Bahety称,目标是到2028年3月前,将每吨水泥成本从当前水平降低13%以上,从现在的4200卢比降至3650卢比,还计划在2026年3月前实现每吨成本4000卢比。同时,要将产能提高到1.55亿吨,较原定1.4亿吨目标高出11%。Bahety在公司发布季度收益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,目标是在5个财年分别减少27%和28%的成本。
根据市场了解河南地区主导企业在11月5日推动上调水泥20元/吨
伊拉克最大水泥生产线——VAN水泥厂正式投产,这是伊拉克经济发展重要里程碑。该厂由VAN工业投资与综合贸易公司建设,日熟料生产能力达7000吨,能生产抗硫酸盐水泥等多种类型水泥,可满足伊拉克国内需求。该项目是伊拉克基建和长期经济增长重要一步,满负荷生产后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。VAN公司成立于1999年,2020年还在提马尔工业园区建立了VAN钢铁厂拓展工业版图。
2025年俄罗斯水泥生产和消费持续下滑,已连续九个月下降。8月产量和消费量较2024年同期分别降10.3%、10.9%,1 - 8月分别降9.3%、9.5%;9月消费量同比降11.8%,1 - 9月降9.5%。然而,水泥价格却上涨63卢布/吨,达9594.1卢布/吨。9月水泥铁路运输量同比降13.4%。1 - 9月进口量增1.7%,出口量增7.9%。俄罗斯水泥协会认为,2025年建筑行业增速放缓,水泥行业也将随之趋缓。
阿富汗坎大哈省一座耗资1亿美元、占地100英亩的水泥厂建设进入最后阶段,工程进度达95%,预计六个月内投产。该厂毗邻水泥矿,初期日产量1500吨,后续将扩产至5000吨,最终达每日10万袋。投产后可提升建材产能,实现南部水泥自给,减少进口依赖、降低外汇支出,还将提供2000个岗位。坎大哈还有多家生产型企业,虽面临挑战,但项目推进或让阿富汗经济重建迈入新阶段。
2025年第三季度,越南国内水泥销售约1800万吨,仅为二季度的79%。销量下滑一是因不利天气阻碍运营和物流,如“加吉”“布拉洛”台风影响运输与建筑活动;二是电力、燃料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挤压利润,部分生产商缩减规模维护生产线。不过,同期水泥和熟料出口达近950万吨,因非洲和东欧需求强劲抵消部分市场下滑。但出口前景有挑战,美国征税、中国台湾反倾销税影响竞争力与定价。
11月2日起省内一些主要企业再次尝试复价上调各品种水泥价格20元/吨,落实情况尚待观察
展望四季度,我们认为水泥需求较三季度小幅好转,但同比降幅继续扩大,预计水泥价格上涨空间比较有限。全年来看,水泥需求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,但行业效益出现一定程度修复。
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,10月27日至11月02日,全国适宜施工的省市占比较上期环比持平;全国样本企业水泥发运量较上期环比下降;全国区域水泥发运率环比上期下降。
10月31日,全国水泥价格指数(CEMPI)报收102.81点,环比上涨0.23%,同比下跌21.7%。10月31日,长江流域水泥价格指数(YRCEMPI)报收92.67点,环比下滑1.52%。
2025年第二季度,沃托兰廷水泥公司业绩显著增长。全球净收入75亿雷亚尔,同比增5%,水泥销量达930万吨,增3%。调整后EBITDA为18亿雷亚尔,利润率24%,净利润18亿雷亚尔,大幅增长250%。资本支出增20%,用于现代化等项目。各地区表现良好,如巴西净收入增8%,北美、欧洲和亚洲、拉丁美洲净收入均有增长,公司还进行多项投资与资产处置,财务状况稳健。
10月31日,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(CEMPI)报收91.04点,环比下滑0.01%,同比下滑18.8%。
2025年前三季度,海螺水泥实现营业收入612.98亿元,同比下降10.06%,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3.05亿元,同比增长21.28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