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巴西水泥销量达3200万吨,同比增长3.5%,“我的家,我的生活”住房计划和就业市场活跃推高需求。但6月单月销量同比降1.7%,按工作日发货量有微增。下半年行业面临技术工人短缺、高利率、资金用途改变、建材成本上升等多重阻力,消费者和工业信心指数下滑,全球经济动荡和原料涨价也推高成本,SNIC预计增速放缓并呼吁出台相关政策。
2025年1 - 6月瑞士水泥出货量微增2%达178.6万吨。CEM II型水泥占比提升,散装水泥主导且出货量略增,袋装水泥量有增加。预拌混凝土企业吸纳近七成供货。运输以公路为主,铁路运输份额下降。尽管外部有不确定性,但瑞士建筑业有望保持稳健,该国水泥协会对下半年水泥需求前景评价为“积极”。
越南水泥工业总公司(Vicem)2025年上半年实现合并税后利润逾340亿越南盾。其国内市场份额微升,熟料产量增长,水泥出口量可观,母公司税前利润增加。下半年国内水泥需求有望回暖但面临区域施工抑制、供过于求等挑战。公司提出“保盈利、保目标”策略。Vicem隶属建设部,有45年历史,2024年为该部六大国企中唯一亏损企业。
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,07月07日至07月13日,全国适宜施工的省市占比较上期环比下降;全国样本企业水泥发运量较上期环比增长;全国区域水泥发运率环比上期增长。
7月11日,全国水泥价格指数(CEMPI)报收111.27点,环比下跌2.43%,同比下跌8.84% 。7月11日,长江流域水泥价格指数(YRCEMPI)报收100.81点,环比下跌2.5%。
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水泥消费延续下滑趋势,与2024年同期相比全国需求量萎缩,单季度跌幅明显。需求骤降源于宏观与地产双重压力,央行利率高、优惠按揭计划结束使开发商和购房者受困。开发商“减量保价”致水泥采购量下降,同时进口水泥加速涌入。4月曾有乐观预测,但如今宏观数据已偏离,2025年消费量可能创新低,2026年走势取决于政策转向。
7月11日,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(CEMPI)报收95.89点,环比下滑0.52%,同比下滑18.24%。
Hoffmann Green研发的无熟料低碳胶凝材料H - UKR取得重要进展,通过美国ASTM C1157的GU等级认证且获沙特监管机构认可。该标准“唯性能论”,H - UKR在测试中性能优异符合要求,成为首批零熟料水泥之一。凭借认证可在北美和沙特多地用于多种场景,其抗侵蚀与耐久性优势使特定环境工程极具吸引力,公司将建本地粉磨站等推动大规模替代。
东京水泥集团数据表明,斯里兰卡水泥行业正摆脱长期低迷。2024年其国内水泥需求量为471万吨,较2023年的396万吨增长约19%。公司称增长源于“被压抑的市场需求”和“去年同期基数较低”这两个因素。这显示出斯里兰卡水泥行业有积极发展态势,需求的增长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,也反映出市场的活力在逐步恢复。
莫桑比克Dugongo水泥公司将在德尔加杜角省安夸贝地区投资3500万美元建第三座水泥厂。项目团队在制定建设方案,已完成两轮土地使用社区咨询,后续还有环境许可相关社区沟通。建设周期17个月,施工和运营阶段分别提供900个和135个就业岗位。该公司由莫本土企业SPI与中国西部水泥合资成立,其曾有低价销售水泥引发争议和被处罚等情况。
**概要**:越南建设部半年度报告指出,2025年上半年越南建材市场积极复苏,水泥、瓷砖、卫生陶瓷等核心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同比增长。但建材市场也面临挑战,部分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,这对建筑成本造成压力。这种复苏与压力并存的情况,反映出越南建材市场当前的整体态势。
近日北部淮安、盐城、连云港、宿迁等地一些主要厂家成交价格继续下调10-15元/吨
截至6月底,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(CONCPI)报收96.84点,较5月底下跌2.53%,与去年同期相比,价格跌幅为17.88%。
7月4日起,湖南多地企业陆续通知上调水泥价格20-30元/吨,实际执行情况不及预期......
中吉乌国际铁路已进入实际建设阶段。2024年12月27日三国总统讲话后开工,铁路穿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304公里,项目价值47亿美元,含29条隧道、41座高架桥,预计2030年完工。建设中会使用吉尔吉斯斯坦的水泥,吉尔吉斯方明确投资协议下的义务。铁路运营后将增强中亚和东亚贸易与物流联系,为中国提供新的过境走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