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泊尔最高法院作出历史性裁决,勒令两年内迁出或关闭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周边所有高排放工业,以挽救这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。判决由法官雷格米与波卡雷尔联合签署,首当其冲的是水泥厂、砖窑、炼钢炉等六十余家碳排大户,它们散布在鲁潘德希县境内,也包括蓝毗尼—拜拉哈瓦走廊沿线。今后,以蓝毗尼边界为圆心、十五公里半径内将永久禁止新建任何碳排放项目。
受影响的水泥厂包括位于纳瓦尔帕拉西县的红狮—Shivam 水泥、蓝毗尼本地的戈拉希水泥与拉克西米布尔水泥、钱德拉乌塔的巴拉吉水泥,以及鲁潘德希县的阿尔加坎奇水泥。法院拒绝企业“只需加装除尘脱硫装置即可留驻”的折中方案,强调唯一出路是整体迁离,以绝污染根源。
这场风暴源于资深律师普拉卡什·马尼·夏尔马的公益诉讼。他指控无序工业化正把佛教圣地推向“失去世界遗产称号”的悬崖;教科文组织此前已发出黄牌警告,称空气酸化与粉尘沉降正在侵蚀考古土层和寺院遗迹。
投资者则集体哀叹“一刀切”代价过高:一条日产五千吨熟料的生产线搬迁费用动辄数亿美元,且尼泊尔薄弱的基础设施让选址、重安、重新取证都成为未知数。不过,判决同时为旅游、文创、禅修中心等“无烟产业”留出活口,暗示蓝毗尼未来将被重新定位为朝圣与静修之都,而非水泥重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