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俄罗斯水泥消费延续了去年的下滑趋势。与2024年同期相比,全国需求量萎缩8.6%,仅第二季度就骤降10.5%。其中,中央联邦区6月单月跌幅11.8%,而工业重镇别尔哥罗德州整个二季度下滑8.4%。行业协会最新判断,全年降幅将扩大至13-15%,市场寒冬远未触底。
需求骤降的背后,是宏观与地产双重压力。央行基准利率长期维持高位,不仅抬升了开发商融资成本,也直接扼杀了购房者的信贷能力;同时,国家优惠按揭计划在2024年底画上句号,新房销售瞬间失速。面对销量下滑和现金流紧张,开发商普遍采取“减量保价”策略:推迟交付、压缩新开工面积,甚至冻结已宣传多时的楼盘,水泥采购量随之断崖式下跌。
雪上加霜的是,进口水泥正加速涌入。据业内估算,上半年俄罗斯进口总量已超去年同期,白俄罗斯仍是最大来源地,而来自伊朗的低价熟料与散装水泥更同比激增25%。若下半年船期保持当前节奏,全年进口量有望突破400万吨,相当于国内两到三条百万吨级生产线的全年产量,也意味着数千个就业岗位将被外部产能“隔空置换”。
早在今年4月,Soyuzcement曾给出相对乐观的基准情景:2025年全国需求或降至6140万吨(-7.5%),2026年再微降0.5%至6120万吨。然而,过去三个月的宏观数据已明显偏离这一预测轨道。若按13-15%的下降幅度推算,2025年实际消费量可能跌破5700万吨,创近十年新低,2026年能否止跌仍取决于利率与地产政策的转向时机。